第(2/3)页 在他们的努力、斡旋之下,于文字整改事务完成后,秦王在丞相的建议下将他们安置在太学。 宫里权力斗争从来就没停过,过去斗争落败的人就被撵出来,如今大多都被扔在太学里。 大量的六国士人来到了秦国,对于秦国来说,本身就是一种冲击。 当太学里各处学室被装潢地威严华丽,屋宇森严,其他流派的士人,都挤在偏僻老旧的宫室里,几十个人围着坐在长案前,一个个对着案牍文书埋头各忙活各的。 因为当初扶苏提议要大规模修建太学以招揽天下的士人。既得利益者唯恐真的来了有才华的人,自己的位置被人挤掉,所以坚决反对这件事。 于是就把一所老旧宫室给改成了太学,只要地方不够大,就能控制前来的人员数量,到时候外来的人能不能进入学室,还得看他们能不能同意才行。 而当朝的高官大多都是秦法家,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,打击镇压诸子百家,他们刻意只给学室翻新修葺,重新修建学室学堂,给律史和学室弟子配备最上等的供应。 而其他学派出来的弟子,无论是俸禄、配备享有的便利,都是次一等的。 一墙之隔,学室学僮正在学习朗诵秦律。 而这些士人,他们有的人在整理书籍,因为六国的典籍文书,也需要有人被收录整理,而尚书台就那么大的地方。 有的则在抄录一些藏本,上古之时的史书,本来就很少。 有些留存下来的书籍,还被后人严重的篡改。但是好在记录历史的,素来就不仅仅是文字,还有人们口耳相传下来的故事,歌词等等。 这些人就在整理撰写这些流传下来的东西。 而从魏国来到秦国的人,他们带来了魏国记录下来的史书――《竹书纪年》。 《竹书纪年》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。 因为史料的真实性价值极高,而且摒弃了诸多虚伪的伦理纲常教化,过去真实的历史被记录下来。 比如周朝天下儒家动不动吹嘘的仁义典型――尧舜禅让这样的上古大事。 竹书纪年完全推翻驳斥这一历史大事。 在其他的史书里,都是这样记载的:“昔在帝尧,聪明文思,光宅天下,将逊于位,让于尧舜。” 可在《竹书纪年》里对这件事是这么记载的:“昔尧德衰,为舜所困囚也。舜困尧于平阳,取其帝王之位,复再囚丹朱,使不与尧父相见。” 意思就是说,当初尧德行衰败,被舜囚禁控制。舜把尧困在了平阳,夺取了他的帝王之位,然后又把他困在了丹朱这个地方,不让尧和尧的父亲相见。 这场赤裸裸的权力斗争,被后世美化成了禅让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