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
南京,紫禁城。
朱怡炅正在日常批阅奏章,随机抽取一本,只看几眼便将其放置一旁。
而在御案上,此刻已放了不下十本奏章,这些全都是要留中不发的。
作为开国之君,朱怡炅很少对底下奏章留中不发,真正经常留中不发的,往往都是后几代帝王,拿大臣没有办法,这才采取这种方式与臣子赌气较劲。
朱怡炅自然不是在跟臣子较劲,而是在于这些留中的奏章说的都对。无论从何种角度,都没有理由直接批驳。
而这些留中奏章内容也很简单,甚至很统一,总结就两句话:“太子殿下已到进学年纪,该给太子赶紧找个老师了。”
朱怡炅也委婉敷衍了几次,但这些朝臣不仅没有收敛,反而还变本加厉。所幸就见一本,留中一本,大不了就当后代们的考古文物了。
而满朝文武之所以这般乐此不疲,给皇帝上奏,自然不是在关心太子的学习情况。
虽然从制度上,今年刚十岁的太子也确实到了进学年龄,但本质上这还是君臣之间的政治博弈。
这不难理解,朝廷文武百官,这么多人,总会有人跟皇帝的政治理念不一样。就算是坚定支持皇帝的内阁,有时也觉得皇帝手段过于酷烈,尤其对士绅太不友好。
即便要改革,也过于刚猛,过犹不及。
简单来说,就是不少大臣觉得现在的皇帝已经没有希望,所幸便把目光转移到培养太子身上。
不得不说,这个想法确实有可行性,具体可参考前明建文帝。
朱怡炅早不是当初的政治小白,对这些大臣心里有什么花花肠子,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。
“陛下,苏州府王闻远先生今日抵达南京,礼部已经派人前往迎接。”
“朕知道了。”
朱怡炅微微点头,随即继续批阅起了奏章,那些留中的奏章就这么静悄悄的摆在了一边。
……
“臣王闻远,拜见吾皇陛下!”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