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倒是不知怎么搞的,宁古塔这边先造反了,而且闹得动静特别大。 吉林乌拉的鞑子朝廷都懵了,那些鞑子王公大臣们,也顾不得再相互之间明争暗斗了。 宁古塔要是没了,那可就是腹背受敌,鞑子向北的退路也将彻底堵死。 鞑子朝廷匆忙聚兵,在吉林乌拉凑出一支不到万人的大军,前往宁古塔平叛。 然后,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。 由于鞑子退至吉林乌拉,这边不仅天寒地冻,地广人稀,就连城市也没多少人口。 而今又是大冬天的平叛,底层鞑子兵别说吃饱饭了,连冬衣都发不全,有冬衣的也多极为破旧,还带着腐烂的怪味道,明显是从吉林官仓里淘出来的旧货。 这等条件,还真不是有鞑子官员中饱私囊,因为上层鞑子贵族,也就是穿普通冬衣,原来的奢华想都不要想。 可问题是底层鞑子不会信,也不在乎真相到底如何,他们只知道这样去宁古塔平叛,走在半路可能就得冻死饿死不少。 于是乎,平叛大军,才刚走不到三分之一,就直接哗变了。 说实话,鞑子能在吉林乌拉成功聚兵上万,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。 在大明君臣刻意的攻心之计下,辽东明军、蒙古人基本都没有对鞑子发起主动进攻。 若是有外敌压力,这些鞑子便是条件再艰苦,为了生存可能也会拼命,但如今明军压根不理他们,失去了外部压力,又一两年没打过仗了。 光是维持庞大的军队比例,就已是让鞑子朝廷濒临崩溃,甚至已经时刻处在了崩溃化边缘。 可以说,就算没有大明这边挑拨离间,他们也早晚得自己把自己玩崩了。 鞑子大军哗变,领兵平叛的鞑子将领出师未捷,便先死在了哗变士卒的手下。 这些哗变的鞑子军队,有不少士卒直接当场逃散,可能从此就沦为辽东山民,还有一部分则分道扬镳,选择继续前往投奔宁古塔叛军。 只剩不到一半,寥寥四五千鞑子兵,在其中一人号令下不仅没有逃跑,反而重新聚兵:“各位听我说,那所谓伪朝皇帝、太后,还有那些个伪朝的王公们,他们只知吃香喝辣,却让我们吃不饱穿不暖。连件冬衣都不舍得发就算了,居然还让我们就这么大冬季出来平叛,这是摆明了要我等死啊!” 话糙理不糙,这时候的辽东大冬季,就算辽宁都能冻死人,更何况更北边,更为苦寒的吉林。 “我们不想死,我们也要活!汉人的皇帝已经说过,只要能弃暗投明,活捉鞑子皇帝、太后,以前不仅可以既往不咎,还能在汉人那边做官封赏。” “各位,咱们这便去把吉林城打下来,活捉鞑子皇帝和太后,到时也能在汉人那边做官,享受富贵。” “嗷嗷嗷嗷!!!!” 如此明显的挑拨之语,此刻不仅鞑子兵的领头之人愿意相信,其余数千鞑子兵也是大受鼓舞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