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而今的明军水师,除去前线运粮乃至兵战的舰船,余下舰队已经全都转职当了钓鱼佬。 这很正常,大明这边长年缺粮。 沿海捕捞鱼货不仅可以填补粮食缺口,还可以趁机磨合新老水师军兵。 这些新兵说是新兵,其中不少都是这两年收编吸纳的沿海民。 水上作战本就不输于明军水师老兵,而且熟练掌握捕鱼技巧,对沿海海域情况的掌握也不比他们差。 如此,让他们带着闲置的水军战船捕鱼,可谓是物尽其用。 “起网咯!” 伴随一个闽南籍民水兵的吆喝,舰船上悬挂的渔网一下子收紧。 不少最上层的海鱼一瞬间被挤出水面,由于失水而不断挣扎乱动。 附近共有三十余艘战船,全都十分娴熟的将各自渔网收紧。 “传令下去,全军归航!” 看着麾下三十余艘战船都已收网,这支舰队的水师将官这才将嘴里叼着的南赣雪茄烟掐灭,并吆喝着下令道。 三十余艘明军海船就这么拖着渔网,得一直拖至沿岸,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捕了多少海鱼。 从明末至现代,沿海冬捕基本都是这般,使用拖网捕鱼,拖到岸边才知道捕捞多少。 只不过后世对拖网技术进行了改进,将之与围网结合在一起,提高了捕捞的鱼货量。 朱怡炅不会这些,甚至完全不懂捕鱼技术,所以这些战船还是按着民袍泽们教的法子来。 便连冬汛期捕鱼季,还是那些新兵袍泽告诉他们才知道。 三十余艘战船拖着巨大渔网返航,途中还遇到不少民间的近海渔船也在捕鱼。 且,小船多数是用钓,大船则基本全用渔网捕捞。 这些渔民百姓所以如此热衷出海捕鱼,不仅在于冬汛期,还在于朱怡炅下旨取消了渔税。 明清两朝都是有渔税的,具体可细分为人丁税、鱼课税、渔盐税、鱼苗税等。 有明一朝,明廷岁入有商税,鱼课、富户、历日等项,鱼课直接位居第二项。 这还只是起运京库及边地者,不包括存留府库之数,足可见其重要地位。 不过,重要归重要,但渔盐课对沿海渔民而言就是把沉重的赋税枷锁。 明初,渔盐课其实还好,主要是用于防备私盐泛滥。 但到了中期,地方官府往往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多立名目、增重税额。渔民的课税负担越来越重,死绝逃亡的现象愈发严重。 而官府又隐瞒不报,改为将逃绝户之课分摊至仍存之渔户,这又加速渔民之逃绝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