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哪个文人愿落得个屈从阉党的名声?所以,你要跟着你的老泰山,一同去乾清宫。” “横竖皇上又不会准你的辞官奏疏。且如果我所料没错,今日过后皇上还会升你的官。” 巳时七刻。常风来到了乾清宫门口,统领当值的大汉将军。以免文官们做出过激举动。譬如撞玉栏死谏、动手围殴八虎之类。 这是有前车之鉴的。正统十四年八月,土木堡之变后。朝廷文官在御门早朝时,当着监国郕王朱祁钰的面,活活锤死了王振同党锦衣卫都指挥使马顺等三人。 生生用拳头锤出了马顺的脑花! 这帮文官要是狠起来,敢学地痞无赖围殴杀人。 午时,文官们准时在乾清宫大殿外的前广庭聚齐。 刘健高喊道:“臣等请辞!” 三四百名文官跟着齐声呐喊:“臣等请辞!” 就在此时,刘瑾走出了大殿。 常风拦住了他:“刘公公,您出来作什么?” 刘瑾道:“皇上让我出来收百官的辞官奏疏。” 常风建议:“萧老公公在里面呢吧?让他出来收奏疏。你去前广庭,我怕文官们会一拥而上,对你饱以老拳。好几百人啊,一人一拳也能把你揍死。” 刘瑾道:“他们不敢吧?” 常风有些发急:“你忘了正统朝的锦衣卫大掌柜马顺是什么下场了嘛?” 常风这么一说,刘瑾下意识的一缩脖:“啊,还是常都督思虑周全。我去找萧老公公出来。” 片刻后,萧敬出得大殿,来到前广庭:“诸位大人,皇上让我转递你们的辞官奏疏。” 刘健将手中奏疏递给了萧敬:“萧老公公,不是我说您老。您身为司礼监掌印,应该好好管事。现在司礼监的大权全落到了刘瑾、张永、谷大用手里,导致.” 萧敬很会装糊涂,深谙两边都不得罪的法门。他喊道:“啊?刘首辅说什么?我上年纪啦,耳朵背,听不清楚啊!” 刘健抬高了嗓门:“我说您该好好管事!” 萧敬道:“啥?你说我鼻子上长了痣?那不是痔,是老人斑啊!” 刘健苦笑一声:“得了。诸位,快把辞官奏疏都交给萧公公转递皇上吧。” 刘健和谢迁很自信。近四百道辞官奏疏,一定能够逼迫正德帝杀掉八虎。 跪在一旁的李东阳则在盘算着:等刘、谢“致仕”,该选用谁入阁当我的助手? 萧敬领着八名小太监,抬着近四百道奏疏进得乾清宫大殿。 奏疏摆满了一地。 正德帝道:“只将刘健、谢迁的辞官奏疏挑出来。” 萧敬挑出了刘健、谢迁的辞官奏疏。 正德帝道:“刘瑾,伺候笔墨,朕要朱批!” 正德帝耗费了两刻功夫,认认真真、工工整整、斟词酌句写好了朱批。 随后正德帝将两道奏疏递给了萧敬:“你将奏疏交给常风。由常风给刘健、谢迁宣读朱批。” “另外让常风传朕口谕,除刘先生、谢先生外,其余官员的辞奏朕一律不准!” 片刻后,常风拿着两份奏疏来到了前广庭。 为防挨揍,他叫了五十名精壮大汉将军陪同他前来。 常风打开奏疏:“刘首辅、谢阁老,皇上命我前来宣读朱批。” “有上谕。先生乃四朝元老,功勋老臣。贤名冠绝天下。有谚曰‘刘公断,李公谋,谢公善侃侃’.先生成化朝时,不攀附奸佞汪直、尚铭、万通,洁身自好,守得清白.弘治朝,辅先皇开创弘治盛世。又执教东宫,教诲于朕。朕不胜感激,先生实乃朕之辅国良臣,开蒙良师.” 正德帝用了整整三百字的篇幅,将刘健好一顿夸。 刘健心中欢喜:呵,皇上这是在向我示弱!如果我所料没错,接下来是诛杀八虎的圣旨。 万万没想到,常风突然抬高嗓门:“然,先生今年已七十有三。民间有云‘七十三,八十四,阎王不叫自己去’。先生乃河南洛阳人。朕怎能忍心先生落叶不得归根,客死顺天异乡?” “今先生递上致仕奏疏。朕虽不舍,也只得忍痛准许。赐先生衣锦还乡,颐养天年。” “特赐先生宝镪、袭衣,另赐先生返乡途中用驰传。命有司每月拨给公廪五石,每年拨给夫隶八名,以供役使。” 刘健听完,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 他下意识的问了一句:“皇上是什么意思?” 常风笑道:“首辅,皇上说的很清楚啊。他恩准了您的辞官奏疏。准您衣锦还乡!” 刘健目瞪口呆,心中叫苦:皇上啊皇上,我拿辞官要挟您。您怎么还当真了? 常风不再搭理刘健,又拿出了谢迁的辞官奏疏,宣读朱批。 正德帝给谢迁的朱批跟刘健的如出一辙。前面几百字好一通夸。仿佛大明缺了谢迁就要亡国似的。然后“忍痛”同意谢迁致仕! 谢迁听后如五雷轰顶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