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8章 钦差丢了-《我要做首辅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海瑞依旧掌管泉州不说,赵闻是唐毅的人马,又随着他一起开海,经验丰富,老实可靠,让他负责广州方向,一点问题没有,

    张守直和方逢时两位却值得好好说一说。

    首先,张守直是嘉靖二十三年的进士,做过两任嘉定知县,政绩斐然,后调入京中,在吏部为官,由于人事任命和严党发什么冲突,被罢免了官职。

    钱德洪向唐毅力荐此人,他为官清廉务实,在任内兴办教育,鼓励生产,开仓放赈,储备防灾,表彰节义,禁止游闲,兴修水利,治理农田,清理盐税……所作所为,和唐毅的风格非常类似。

    而且张守直又师从泰州学派的掌门王襞,是心学的嫡系,唐毅仔细研究他的履历之后,欣然同意。

    至于方逢时,比起张守直还早了一科,和唐毅的岳父王忬是同窗,两个人交情还很不错,方逢时做过宜兴县令,也当过巡按御史,正好要到一飞冲天的时候,父母接连去世,不得不回乡守制,蹉跎了五年。

    两年前被启用为户部主事,原本是准备外放知府的,恰巧王忬进京述职,和方逢时谈过之后,极力推荐他到上海接替知县。

    别看只是个县令,等到市舶司弄起来,立刻就是从五品的提举,手握财权,比起一般的知府都要威风多了。

    方逢时思索了三天,最后才同意了这一项提议。

    他一路风尘仆仆,刚到了上海接过知县大印,检查了一遍衙门的账目,就吓了一大跳,原来在县衙的账上,赫然有着一百万两的巨款!

    方逢时都吓傻了,只怕户部的账面也没有这么多钱啊!是不是弄错了?县丞笑嘻嘻给他解释道:“堂尊不要吃惊,这是三天前,唐大人知道您要到了,特意拨过来的。他还给了您一封亲笔信,请堂尊过目。”

    方逢时急忙展开书信,仔细浏览了下来,在信中唐毅首先以晚辈之礼问候,而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
    上海处在长江入海口,南北海岸的中心,位置得天独厚,只要开海之后,必然一日千里,寸土寸金,论起前景,远胜杭州和苏州,身为上海县令,肩头担子极重。要想做好县令,一方面要足够柔软,为中外商人提供便利,另一面也严格执法,一视同仁,让各方心服口服……

    仔细读着唐毅的每一条建议,方逢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,唐毅年纪轻轻,身居高位,他还有些不服气,现在一看,果然是有真本事的。

    既然该走的路都指明了,下面就是甩开膀子干活了。

    唐毅选得都是干员,加上阳明学会,各地的士绅商会配合,资金也充裕,顺风顺水。

    到了嘉靖三十七年的年末,各处市舶司总计缴纳的税银达到了四百五十三万两,足足比户部多了三十万两。

    天下为之侧目,上至嘉靖,下至文武百官,再也没有敢反对开海,相反,越来越多的人,把市舶司视作全天下第一大的肥肉。

    据说严世藩天天把他的狐朋狗友招呼过去,琢磨着怎么把市舶司抢到手。只不过嘉靖也不糊涂,道君皇帝信奉治大国烹小鲜。

    市舶司刚刚起步,让唐毅做的有声有色,如果交给了别人,把金鸡母给弄死了,那可就不好了。

    有了皇帝支持,再加上大把的撒钱,唐毅稳坐钓鱼台。
    第(2/3)页